让文明影响文明 优秀影响优秀——《家庭美德记事本》推进小组侧记
【发布时间:2015/4/22】【访问次数:14270】
高乐小区的“宅婆婆”许老师突然爱出来走动了,原先3天不下楼的她变得爱主动做事了。看到楼道里有垃圾会顺手拎出去倒掉,乘公交的时候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会主动让座。“以前有点不太好意思做这些事,自从拿到了《家庭美德记事本》,参加了推进小组,慢慢地就变得主动了。”许阿姨笑着说。
她说的《家庭美德记事本》标题为“与文明同行,建美好家园”,由区文明办、区妇联联合发放,共24万册,于今年年初发送到松江区4个街道和若干镇区的每一户居民家庭。而《家庭美德记事本》推进小组则是高乐小区的退休老人方红在居委会的帮助下自发组织的。
“我拿到记事本后,每天都会记录,主要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1月8日我参加完区妇联关于文明礼仪的动员大会后,恍然大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就想到了要在我们小区推广。”方红本是区妇联“巾帼志愿讲师团”的成员,她通过居委会的推荐,召集了小区12位退休老人于1月22日组成了推进小组,每个月定期交流一次记录体会。
四个月过去了,小组成员们都感受到了记事本带来的巨大改变。杜阿姨曾是名医生。她坦言拿到记事本的时候并没有下决心认真记录。平时邻里帮个小忙,闲暇时帮小区里老人看个片子也是常有的事。参加推进小组后,大家都很认真地分享各自记录的好人好事。杜阿姨感觉很温暖。把一件件美好的事情记下来能让自己变得更快乐。退休的生活不那么无聊了。每天都觉得有事干。
71岁的沈医生原本就是个活跃分子,是老年协会成员,参加了声乐班、剪纸班。生活忙碌的她拿到记事本后,更清楚如何去关爱他人,给孙辈树立美德榜样。过年大扫除的时候,沈医生带着10岁的孙女擦洗楼道扶梯。带着自家的拖把水桶,祖孙俩从第一楼开始,把楼梯擦洗得干干净净。住在二楼三楼的邻居看到她们如此热情地忙碌着,纷纷主动提出帮忙,有的提供水,有的提供桶。后来沈医生的儿子回来了,他深知母亲腰腿不便,儿子二话不说接过了母亲的活。“这就是言传身教吧。我把这些事情记录到本子里,偶尔孩子们会翻翻,无形中就教育了下一代。”沈医生说。春节的时候,她还将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同楼道的邻居。
有位阿姨在记事本上记录了给老母亲买裤子的经历。母亲年岁已高,眼神不便,分不清裤子的正反方向,这位阿姨细心地在裤子的正面绣了一朵小花,摸着有凹凸感的小花,母亲就能顺利分辨出正反。“原来这样的事情做过就做过了,但是现在记下来了,回头去看,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如果哪天没有什么可记,内心会不安。”这位阿姨说。
“自从有了推进小组,我们的记事本都不够写的了,大家一起分享,一起督促。每个人都提高很快,变得更快乐了。小区变得和谐有人情味。我们想把这种方式扩大到更大的范围。也许有很多松江居民正在认真记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已经70岁的方红笑眯眯地说。